我校举办师范专业认证工作专题培训会

2018年12月20日 17 : 45 : 00 作者: 来源:教务处 审核: 终审:新闻中心

DSC_6236.JPG

为扎实推进我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进一步做好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组织和准备工作,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完善专业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切实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12月18日,我校邀请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宋冬生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建跃莅临我校指导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培训会由副校长杜伟主持。

宋冬生以《标准为王 主线为纲 查证为重 改进为本》为题做了专题辅导报告。他结合参与认证标准研制的经验以及进校开展认证工作的经历,围绕师范认证的实施背景、基本理念、指标内涵、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他指出标准为王,即整个认证过程要以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为唯一依据,要明确标准的问题指向、产出导向以及实践取向。严格按照8个一级指标和39个二级指标进行对标,精准把握每个指标的内在逻辑,合理分解到支撑环节。主线为纲,即以“三个三”的产出机制和“一践行三学会”人才培养体系为核心,要清醒认识到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目的在于提高师范专业的培养质量,要通过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考核评价形成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并以毕业要求为准绳达成培养目标,产出师范生在毕业当年的“应知应会”。查证为重,即专家进校依据认证标准,采用专业举证、专家查证、集体询证的方式进行认证。举证要涵盖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如随机抽查学生的知识认知情况,查证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标准指标点,教学内容在知识基础上是否由知到能,试卷设计赋分能否检验学科教学情况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毕业论文评价指标是否对准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等。改进为本,即形成一个标准先行、组织保障有力、监控与评价有效、信息反馈及时、整改落实到位的闭环的本科教学持续改进机制。宋冬生强调,专业认证工作是一个庞大工程,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全体教师应紧密配合、通力协作,找准师范专业认证的突破点、落脚点和着力点,对接认证标准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重塑人才培养体系。

王建跃为我校三个打样专业的教学院长和专业负责人作了题为《首都师范大学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的专题培训。他以首都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认证为例,系统介绍了学校的认证准备工作及认证开展过程,并重点就自评报告的撰写、支撑材料的准备、认证组织工作等进行了技术指导。他认为自评报告是认证过程的关键一环,好的自评报告一定是严格按照“师范类专业专业认证自评报告撰写指导书(试行)”规定的框架来撰写,其中“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贯穿全程,不回避问题,改进措施有力,能用“矩阵”图表来证明支撑度。最后,王建跃就与会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对学校接下来进一步开展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DSC_6249.JPG

培训会上,我校教务处处长毕剑指出,师范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是学校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学校遴选汉语言文学、化学、小学教育三个师范专业开展认证试点工作,其他师范类专业也应提前谋划,跟进开展。结合培训会议,他提出五点建议:一要深刻领会师范专业认证的理念,充分学习师范专业认证的标准。各学院应广泛利用教职工大会、政治学习、教研活动等开展相关培训,让每一位老师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标准的理论逻辑和科学内涵,并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施;二要做好认证的基础工作,如当前状态数据的填报,要及时发现问题、充分挖掘数据、科学分析指标,确保填报准确,符合认证要求;三要做好认证的专项工作,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再优化、“双二”“双十”考察。对实习资料、合作培养、教学竞赛、试卷、论文等原始档案材料根据认证标准做新的组合、总结、举证;四要做好认证的组织工作,认证组织涉及宣传培训、自评报告的书写、支撑材料的搜集和整理等内容,学院应精心准备,明确责任;五要积极加强交流和学习,学院应与参加了师范认证专业的部属院校、省属院校进行联系并实地考察学习,吸收成功经验,提升认证准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师范类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教师教育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参与师范专业认证对检验学校师范生培养质量,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建设一流本科、一流专业,培训一流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据悉,我校19个师范专业从2018年起每年均要完成教育部组织的师范类专业一级认证,并根据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开展师范专业认证试点要求,我校部分师范专业将参加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试点,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

举办师范专业学院的院长、党委书记、教学副院长、教务办主任、专业负责人、学科教学论教师以及主要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专题培训。

 QQ图片2018122017411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