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报:四川师范大学——坚持五个“聚焦”,积极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

2024年03月12日 09 : 12 : 38 作者: 来源: 审核: 终审:

近年来,四川师范大学坚持聚焦顶层设计、民族地区、双轮驱动、学科前沿、国际传播五大方面,积极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详情请看——


四川师范大学——坚持五个“聚焦”,积极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


四川师范大学自2021年9月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以来,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目标,立足教育培训定位,坚持聚焦顶层设计、聚焦民族地区、聚焦双轮驱动、聚焦学科前沿、聚焦国际传播,充分发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助力全省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顶层设计,增强推广基地运行保障能力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建设。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的推广基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推广基地日常工作。制订《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管理办法》《师范生教学能力训练方案》等,为推普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建强人才队伍,注重力量扩充。组建专业团队,在新进教师、骨干教师培训中设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课程,培养了150余名语言专业教学骨干。三是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学校充分保障推广基地工作,每年投入专项经费30余万元用于基地建设;不断完善硬件设施,以“师范生教学能力训练中心”和“影视与传媒学院实验室”为支撑,支持校内外师生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训练。

聚焦民族地区,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

四川师范大学立足教育培训定位,充分发挥师范院校特色优势,积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一是围绕教师教育,提升教师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把民族地区教师语言文化素质提升纳入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连续2年承担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连续3年承担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转型提升培训。二是围绕基础教育,推动中小幼语言教育一体化。为民族地区量身定制“学前学普”教学资源,开设“学普小喇叭”、创设“学普小舞台”等;为民族地区中小学开设“语言+文化”为核心的素质拓展课程群,并依托“支教+高校教师”线上线下开展教学指导。

聚焦双轮驱动,打造特色语言文化品牌活动

学校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强化校内普及和社会推广“双轮驱动”,在校内外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一是强化校内普及。在各校区开展普通话专题培训、中华经典诵写讲比赛等语言文字类和语言文化类展示、竞赛、交流活动。二是加强社会推广。加大帮扶力度,面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语言文字工作基础较薄弱的民族、农村地区建立“1+1”长效建设模式,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学普进万家”经典润乡土活动。组织大学生积极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先后选派15支普通话推广实践团队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地推普。

聚焦学科前沿,推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发挥基地与语言文化学术研究平台的联合攻关作用,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应用研究。近两年,学校组织专家团队开展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研究,鼓励出版各类学术刊物,连续出版了《国学》《语言历史论丛》等学术集刊,《中国语言资源集·四川》《古诗三会读本》等代表性学术著作和普及性读物。学校充分挖掘民族地区优秀语言文化资源,创造性开发文学、书画、歌舞等文艺作品。借助基地平台优势,学校组建专家团队进行科研项目申报,共申报成立国家社科项目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完成各类委托项目4项。

聚焦国际传播,深化语言文化国际交流合作

一是大力开展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四川师范大学与海外合作伙伴先后建立韩国延世大学孔子学院、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等,是四川省内建设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高校。学校以孔子学院为依托,持续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交流与协作,开展各种层次、不同国别的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二是大力加强国际中文教育,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语言教学和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学校连续举办三届国际中文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承担“四川省国际中文教育调研”等5项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课题。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四川师范大学)供稿】


来源:《语言文字报》2024年3月6日01版,https://www.ywszbkw.cn/?code=071uSf000oAyJR13ye300HnHHp4uSf0W&state=STATE#/information/detail?id=4008

171020596768679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