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学学院2020级学生 张彦祺
岁月流逝,时光荏苒,历史的车轮仍在不断地前进。回望历史,鉴往知来,从先贤的成败汲取营养,无疑是一种理性的回归。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创建于1921年7月23日,在党的100周年诞辰之际,认真学习党史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任务。这个寒假对家乡攀枝花三线建设史进行了探索与学习,使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历史。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周边局势紧张,新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战争威胁。于中国的西南面,爆发了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中国发起自卫反击战。于中国的东南面,美国与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条约,结成反华同盟,建立了数十个军事基地,对我国形成“半月形”的包围圈,极度威胁我国的安全。在同一时期,台湾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反攻大陆”,派遣武装特务袭扰我国东南和其他沿海地区,妄图建立大规模进攻大陆的“游击战走廊”。于中国的北面,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中苏关系急速恶化。
同一时期国内的工业布局存在缺陷:一是工业过于集中;二是大城市人口多;三是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都在大城市附近,还缺乏应对敌军突袭的准备;四是所有水库的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一旦遭到破坏,将酿成巨大灾害。
面对如此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战争威胁,为加强备战,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一项重大的决策——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是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重点在西南与西北,而建设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攀枝花是西南三线建设计划的重中之重。
由于当时攀枝花人烟稀少,缺乏大量劳动力,1964年年底,来自全国各地5万多的英雄儿女,跋山涉水,奔赴攀枝花,开始倾尽全力建设攀枝花。众多奔赴战场的子女中,大部分都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遇水战水,开辟新航线;遇山开山,创建新道路。建设前,场址入目之处荒草遍野,乱石成堆,为了加快建设进程,建设者们夜以继日奋战拼搏,通过几代建设者们的奋斗,攀枝花这座以花命名的城市,迅速发展起来,城市GDP逐年上升,百姓的生活水平更是不断升高,实现了质的飞跃。“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在家乡的三线建设过程中有无数伟大的共产党员踏实勤奋,挥洒热血,有的人献出自己的青春,有的人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长眠于攀西沃土之下。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们以坚韧不屈的灵魂铸就了万古流芳的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这些难能可贵的精神正是先贤为我们遗留下来的财富,是我们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更是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有力武器。
我们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来到这个缤纷的世界,像是温室中的花朵、襁褓中的婴儿,在安全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如今的和平生活是前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我们需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不断奋斗,实现自身价值。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以至于我们每天接受着碎片化的侵蚀,逐渐迷失自我。通过这次对党史的深入学习,我深刻的意识到,吾辈自强,须坚定不移地传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格要求自己,不惧前路艰辛,迎难而上,永不放弃。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应因生活富饶而被丢弃,应一直坚守,不忘初心。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华夏在世界之林中不断发出中国声音。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坚定信念,顽强拼搏,紧跟党的脚步,传承党的精神,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绚丽的胜利之花,续写瞩目的盛世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