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让平凡的日子也闪闪发光——记物电学院教师廖磊深耕本科课堂二十载

2019年11月28日 20 : 15 : 49 作者: 来源: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审核:刘恒新 终审:新闻中心

  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师廖磊,从教二十年,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第一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坚持“以学生为主角”的理念进行教学,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将教师的角色演得绘声绘色。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盏灯”

  今年,是廖磊老师任职川师的第二十个年头。研究生毕业后,有不错的单位向廖磊投出橄榄枝,成长于教书世家的他还是选择了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作为一个工科出身的专业老师,他深知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有多么地重要,所以,除了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引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之外,还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参与自己的自制仪器项目和科研项目。近几年,廖磊老师指导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活动7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在业余时间对学生开放相关的实验室。以孟志才同学为代表的一大批同学逐步参与廖磊老师的开放实验室项目,当临近毕业时,他递给考官的不是自荐书,而是在廖磊老师指导下完成的各种设计作品,最终如愿得到了申请的职位。“廖磊老师是我本科的专业课老师,廖老师上课认真负责,每一堂课他会备课得很充分,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让我们很好地理解内容,课余还带我们做了很多专业相关的拓展实践,多亏了他培养了我的专业技能,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现在电子科技大学攻读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的学生刘爽利如是说。

图片1.png

  从2000年开始,廖磊老师牺牲了他作为教师以来所有的暑假,参加了历届全国以及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工作。在培训与竞赛期间,每天从早到晚,与学生同吃同住,常常调试程序到凌晨2、3点钟,经过他指导的学生不计其数。在廖老师看来,他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不断地提高,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他只是一名锻炼的工匠,把学生磨砺成锋利的宝剑,需要它出鞘的时候,它的锋芒难盖。

  “用信息化课堂让学生更好的学习”

  廖磊不满足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积极从事信息化教学旳实践,紧跟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他是学校最早开始信息化教学的老师之一。早在2000-2004年之间就自己设计了《电子设计自动化》《传感器原理和应用》以及《移动通信》几门课程的教学网站,建设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此后又利用学校精品课程平台、精品资源共享课平台搭建了电子设计自动化网站,并自己录制了全套共计四十余学时的课程录像,应用于课程教学。

  2018年初,利用寒假,廖磊动手录制了FPGA实验全套教学视频,共计43个视频,290分钟。2019年建设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共计134个,上传于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这些信息化的尝试,都在教学中取得非常好的成效。

  廖磊对比了多个混合教学软件的优缺点,最终以清华大学教改成果的雨课堂为核心,配合第三方或自建视频等资源的方式开展混合教学。自2019年初开始逐步完成了电子设计自动化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两门课程的雨课堂建设。他在应用雨课堂的过程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在每堂课前的1-3天就推送相关预习材料,其中包括对上次课程的复习检测、本次课程的预习视频或资料以及预习或自学效果检测题等。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课前预习反馈情况精心设计,每节课都设置2-3个课堂小测试,随时获得学生学习情况。利用习题投屏等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讨论和交流的效率。同时,作业与章节测试也通过雨课堂发布和批改。不仅如此,他把每个同学的预习情况、课堂、作业都记录在一张表格上,来客观的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进行打分。他说,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合作的教学模式。老师通过在线布置课堂任务可以马上得到学生的反馈,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氛围。

图片2.png

  “教书让平凡的日子也闪闪发光”

  廖磊说,教师是他热爱的职业,他很享受站在讲台上的幸福感,特别是当自己的知识、观念、思想、精神能够影响到学生的时候。他深知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一个教材今年你把它写出来,那么五年后它就是一个老教材,可能我们现在教的东西也是过时的,但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是在教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他说,自己做的大都是平凡的工作,但学生总能在平凡中给他创造惊喜。

  每学期期末大作业答辩时,看到学生在讲台上展示他们利用八周课余时间做出的课题项目,廖磊感到无比欣慰。二十年来,廖老师用强烈的责任感和优异的教育质量赢得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尊重。一个普通的课间,学生来询问廖老师以后开设的课程,直言廖老师教什么我就选什么的举动也让廖磊动容,他说,“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希望的我课堂有价值,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并留下一些东西。”

  廖老师的这份严谨和对真理的追求也在他的学生身上得以传递,学生的深造和工作单位涵盖了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成都市八0三研究所等一干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绵延不绝地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