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理塘!——记四川师大体育学院2016级顶岗支教学生杨斌

2020年05月12日 16 : 59 : 38 作者:彭静 谢佳宏 王清琪 来源:校报编辑部 审核: 终审:

四月的川西高原,日光很强,风很大。理塘县二中的操场上,一群身穿藏族服装的中学生排成十字形,两位同学在外围大圈紧张追逐,其他同学一边笑呵呵地观战一边积极准备加入。这是四川师范大学2016级顶岗支教学生杨斌的体育课堂,他们正在进行的是一个名叫“贴膏药”的游戏,作为正式开课前的热身。此时,高原上大朵的白云就飘在他们头顶,那蓝得纯粹的天空映衬着孩子们的笑脸,定格成四川师大教育扶贫生动实践的画面。

梦想成真,二上理塘

这已经是杨斌二上理塘了。

2020年4月中旬,四川师大新一轮扶贫顶岗支教实习活动拉开序幕。学校教务网上挂出通知的当晚,杨斌激动得久久不能入睡。谁都不知道,"再去一次理塘”的愿望是从什么时候在这个彝族大男孩心中生根的。

忙碌的毕业季,大学生们不是在教室里紧张备考,就是在招聘现场来回穿梭。只有一个黑黑壮壮的彝族小伙,坐在开往理塘的大巴车上咧嘴笑。

这次的顶岗支教名额可是杨斌颇费了番周折得来的。去年9月去理塘支教,杨斌就喜欢上了那个地方,想毕业后留教,回来第一时间找到辅导员老师,表示希望下次的支教能上。但领导们也有考虑,本来活动名额有限,分到体育学院只有7人,让更多同学参与进来是支教活动原本的初衷,杨斌的这种算是新情况,学院需要研究,通知迟迟未下,杨斌心里也忐忑。室友李骏了解到情况,主动将支教名额让给杨斌,“支教对我来说只是一次特殊的体验,我的目标是考研;但杨斌去不一样,他喜欢教育,希望以后扎根理塘,如果这次能去,对他的未来助益很大。古人说,君子要成人之美嘛!”正是一次偶然的交谈,让杨斌二上理塘的梦想成了真。

4月15日清晨,天朗气清,风和日丽。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学校领导为支教团送行。370余师生分乘14辆车,浩浩荡荡奔赴凉山州布拖县、普格县和甘孜州理塘县,杨斌就是其中光荣的一员。

1.jpg

高原学校来了新老师

经过10余小时的长途跋涉,杨斌从春天的成都来到了冬天的理塘。此时,海拔4000多米的理塘夜间温度已经降到零下,而白天一到,太阳光就会哗啦啦泻下来,毫不吝啬也毫无阻挡。县二中的操场上,藏族孩子们会将宽大厚实的长袍松垮到腰间,开始一天的体育课。

“这边的小孩身体素质好,活泼好动,体育课是他们最爱的课程之一,但由于缺少专业师资,对一些基本的运动常识不了解。我的课堂目标主要就是跟他们逐项规范,尽量多让他们接触一些运动项目。”为了给孩子们上好课,杨斌会主动深入到学生中,与他们交流;为了尽可能使课程设置匹配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杨斌的备课常常到深夜。

杨斌像大学课堂上老师带着自己做训练一样,从易到难,从分解到完整,带着山里孩子从基本的跑、跳开始训练,然后再讲授球类的基本技术。“贴膏药”游戏也是大学课堂舶来的。

“这次能回到理塘,真是又开心又激动。”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听着他们爽朗的笑声,杨斌异乡支教的枯燥与孤独感减轻了不少,“看到他们清澈明亮、充满求知的眼神,所有困难就都忘了,一心只想多教他们一点知识。”杨斌原本是打算这次来要为学校组建一支足球队去参加比赛的,但是新冠疫情还未结束,计划只能暂时搁浅。

2.jpg

小树林”埋下种子

四川师范大学对口帮扶的学校分布在两州三县,理塘因为海拔高,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去年9月,是杨斌第一次顶岗支教理塘,对口学校是理塘县城关第四完全小学和理塘县第二中学。

“当我走进教室,看着坐得整整齐齐的学生,思绪一下子就被拉回到初中时光。我是彝族孩子,从小生活在攀枝花盐边县,当时盐边的生活还比较艰难,求学是件不容易的事,直到遇到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团。”回想起来,他深深感怀那一段珍贵的求学时光,“当时带班的数学老师叫刘婷婷,对我的帮助特别大。课堂上她会围绕一个知识点分享好多不同的题型,虽然很年轻,但对我们非常耐心,因为我很喜欢数学,刘老师就会利用课余时间跟我'开小灶'。”

凭借在学校接受过的专业培训,杨斌很快熟悉了当地的环境,开始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体育课程有条不紊的进行。课间,同学们偶尔也会围着杨斌,问他为什么要来支教,他也总会摸摸头,腼腆地说:“我觉得我是属于这里的。”

越是经历过,越是能明白贫困地区孩子们求学的艰难。受益于支教,杨斌愿意以同样的方式去回报那一段时光。正是“小树林”老师的支教行动在少年杨斌心里便埋下了种子,才让这个彝族小伙胸怀大爱,筑梦教育;而四川师大四年的求学经历真正让这颗种子牢牢扎根,发出新芽。

QQ图片20200430135553.jpg

向着理想出发  

“可能大家会认为再上理塘是个突然的决定,在我看来,一切就是顺理成章。扎根理塘,是我的理想!”

幼年的杨斌,理想是长大了当警察,捉贼办案,帅气威风。谁也没想到,初中生杨斌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小树林”支教团青年教师刘婷婷,是她打开了小杨斌的眼界,引领他进入知识的海洋,也正是在她的爱与帮助下,杨斌以体育特长生身份升入高中,并顺利考取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成为一名光荣的师范生。

命运对杨斌关爱有加,教育的大爱仿佛光环,护佑杨斌由小到大。大学期间,杨斌除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教育实践外,在室友们的影响下,急躁的脾气也温和了起来。杨斌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田径队教练李伦华。李老师不仅免费让杨斌参与训练,还带他参加了四川省大学生运动会,日常生活也对他悉心照顾。这不仅让杨斌感到幸运,也让他认同了“教师”这个职业,他开始意识到,和警察的惩恶扬善相比,教师春风化雨的行为更能直击人心。

于是,杨斌说服父母,展开行动——支教理塘!留教理塘!“当我踏上理塘的土地,就深深喜欢上了那个地方,为那里做点事是我想留教的初衷。”杨斌说,“或许在别人眼里,理塘是艰苦,是闭塞,是落后,可我不这样认为。恰好相反,我认为是那里给了我舞台,让我可以实现理想。”

QQ图片20200430135623.jpg

2020年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恰逢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时刻,危难关头,杨斌二度请愿,奔赴理塘。对于杨斌来说,参加支教是个人的历练,是情怀的坚守;但“我要去理塘!”却不仅是杨斌个人的心声,而是积极参与四川师大教育扶贫的一群人的心声,他们千里奔赴,深入贫困地区,立足三尺讲台,甘为民族地区教育做贡献。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杨斌们就是灯塔,就是北斗星,他们的到来汇聚微光,点亮贫困西部教育发展的前路,点燃大山孩子们奔向美好未来的希望。他们是四川师大的骄傲,是国家社会的脊梁,他们用平凡的支教实践抒写青春,逆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