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从川师到慕尼黑工大

2019年11月07日 17 : 31 : 49 作者:钱昆 来源:《四川师大报》660期4版 审核:彭静 终审:

题记:从家乡到成都,从成都到南京,又从南京走向世界,看到的世界变大了,自己变小了。无论走到哪里,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2007年,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箱,不远千里来到了天府之国——四川成都,进入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始自己四年的本科生涯。

我的家乡是一座江南小城,靠近江苏南京。上大学是我第一次远离家乡去异地求学,也是第一次过住校生活,和来自祖国五湖四海的同学一起朝夕相处,度过大学时光。那个时候的成都似乎不太大,倘若偶尔想改善一下伙食,品尝一下四川味道,就要去校本部(现狮子山校区)坐56路公交车去春熙路或盐市口那边“凑热闹”。

大一的时候,我们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和其他若干学院一起作为“基础部”在东校区完成了大一的学习。东校区附近的三圣花乡,成为我们经常组织郊游和集体活动的地方。记忆中,成都最美的季节是春天,天气不冷不热,繁花盛开,运气好的时候也能看到蓝天白云和晴空万里。紧张的学习之外,与同学们一起在三圣花乡欣赏鲜花,吃着地道的农家菜,确实很安逸。

作为一个外地人,起初也不会说四川话,却能够在成都无障碍生活,而且也能感受到四川人民的热情和淳朴。食堂里的阿姨听到你不会说四川话,也会主动地切换到“川普”(四川普通话)模式,而且会格外照顾外省的同学。在学校的生活和成长,无论从校领导到老师和辅导员,还是周围的学姐、学长和同学,都会一视同仁,根据你的能力和特长给予你指导和帮助。四川的文化是一种很包容的文化,有如“海纳百川”。就是在这种包容和自由的氛围下,在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从大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学生工作,提高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担任了基础部学生会的学习部长和班长等学生干部职务。同时,我从大一进校开始,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在当时的辅导员谢颖老师推荐下,我获得了学校破格提优入党资格,在大学第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的第三天,我经历了这辈子无法忘记的5·12汶川地震。也是在这次地震中,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共产党员”四个字意味着什么。在震后第一时间,我召集班级同学在操场集中后,号召班里的入党积极分子和我一起去学校外的超市买矿泉水和面包。这就是共产党员的责任。

在川师的时光是飞快而充实的,由于一边要学习好专业知识,一边要担任学生干部,我经常不是在图书馆仔细研读深奥难懂的专业课书籍,就是在开会和协调各项活动。特别感谢学院的吴刚副书记,当时我在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期间,特别支持和鼓励我带领着一群有理想有激情的小伙伴们举办了第一届“物电名人堂”活动。为了这个在当时史无前例的高端校友访谈类精品活动,我们几乎动用了所有的资源,从策划到拉赞助,到请媒体专业同学进行拍摄和剪辑,所有的团队成员都一丝不苟,他们把这场活动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力求每一个环节做到极致。很高兴地看到,“物电名人堂”直到今天仍在举办。

大二的时候,感谢当时教授高级英语翻译的任伟老师,他当时给我们播放了一部央视拍摄的纪录片《幼童》,讲述了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的故事,并且鼓励学生们抓住机会走出国门,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学成后,把好的东西带回祖国,加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来。可以说,我感觉到自己的视野第一次被打开了,也是从那时起,我暗暗下定决心,努力争取出国深造,把自己从小的家国情怀付诸于为祖国贡献一切力量的行动中去。

大四那年,我曾经每天学习超过14个小时,经过不懈努力考取了南京理工大学的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读研的那几年,深刻感受到南京和成都,乃至我的家乡都在飞快地发展。同时参加南京理工大学邀请国际顶尖大学教授的学术报告交流之后,也认识到国内外在专业领域学术发展上的差距。于是,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心更加坚定。读研期间,我常常白天做实验,晚上抓紧时间复习英语,准备雅思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除了在科研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外,也顺利通过了英语水平考试,最终在研究生毕业时拿到了有“德国清华”之称的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师从人工智能与信号处理方面颇有盛名的Bj rn Schuller教授(美国IEEE院士,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方向教授)。

从家乡走到成都,又从成都到南京,从南京走向世界,去过德国、美国、日本、新加坡,一路走来,感谢恩师与好友的鼓励,不断地觉得世界越来越大,自己越来越小。然而,无论走到哪里,我和我的祖国始终不能分割。川师四年的时光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想,当初默默在自己内心许下的心愿,希望可以学习到国外优秀的技术和经验,学成后带回祖国,正在一步一步实现。

 (作者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