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寒食节

2020年04月03日 17 : 52 : 50 作者:范昌灼 来源:四川师大报 审核:校报编辑部 终审: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几乎皆与真实的人物、事件和传说有关,或说皆因之而来,例如端阳、重阳、七巧节皆是,寒食节亦然。

一般人,尤其是南方人,大体不太熟悉或不看重此节日,有“禁烟不到粤人国”的古诗句为证;乃至将它与清明节合而为一,或融入其中了。寒食节,大体在冬至后105天,即清明节前两天,故有的地区干脆叫清明为寒食,二者的习俗亦颇为相似。尽管如此,寒食节却自有其独立性、社会性和人文内涵。古人极为重视此节日,家家“禁火三日,店舍无烟”,吃冷食或现成食,故名“寒食”。它的来历,乃源于2600余年前晋文公悼介子推的故事。

据《邺中记·附录》(邺,今河南安阳)载:春秋时代,晋公子重耳因晋献公立幼子为嗣,出奔、流亡在外19年,晋国贵族、大臣介子推等人随从流亡;历经苦难,之后由邻国秦送回即位,曰晋文公。他治政强军,国力日盛,城濮之战,大胜楚军,成为“五霸”之一,遂赏祿随从诸臣,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忠于文公,流亡途中曾“割股以啖君”,但自不言禄,且耻于言功,即偕母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城东);文公屡召不应,遂命人烧山,以逼其出,他终不出,“抱木而焚”,时为清明前三日。文公感念其忠心勇行,并寄以哀思,遂令在其死亡之日禁火寒食。经典散文集《古文观止》(上)收入的《介子推不言禄》亦写了此故事。

此故事之历史意义颇大,曾被称为中国“第一大祭日”,汉族中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节日。它首先是在山西,之后为陕西、内蒙、河北等中原一带所接受,以至全国;代表了人们对忠诚、清廉的赞许,成为清明节的“前奏”,并逐渐融入了清明节。宋人王禹偁就是以《清明》为题,写有关寒食诗句的:“昨日邻家乞新火,晚窗分与读书灯。”说禁火结束后,得“新火”可借以读书。

此节日的习俗,在饮食方面,《邺中记·附录》中说:“寒食日,作醴酪。”即以甜酒、牛羊乳汁做成半凝固的食品。其它方面,主要是踏青,因时当暮春,万物生长,风光宜人,乃行野餐、放风筝、荡秋千、扑蝴蝶等有意义的娱乐活动;还可观山望水赏景,游览名胜古迹,走步登高;既有益于强身健体,陶冶心性,更赋予遐思联想的空间。另有门上插柳,外出扫墓。唐人柳中庸的《寒食戏赠》:“春暮越江边,春阴寒食天;杏花香麦弱,柳絮伴秋千。”就是写荡秋千等活动。荡秋千的习俗,在《开元天宝遗事》中称: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赛秋千,令宫中女官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市士民因而呼之。可见,荡秋千乃季节性游戏活动,于暮春寒食节举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中有“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线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宋人赵鼎《寒食书事》的“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写了祭扫、门上插柳等习俗。

唐宋以来,书寒食之诗作甚多,各有其内容、心绪、情调和韵致,而最具代表性的应是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诗人视长安为春城,先写它于寒食飞花的春景,次写风拂宫苑柳之情态,此二句将春色写得十分动人;再写夜里皇室可破例燃烛以赐贵族,并自然牵合到轻烟在五侯家府盘绕。全诗扣住寒食禁烟,而联想到轻烟从“汉宫”飘出等情景,颇具讽刺意味。还有元稹的《连昌宫词》,连昌宫位于今河南宜阳西,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初届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宋人田况的《寒食开西园》,写成都“春风寒食节,夜雨尽晴天。日气熏花色,韶光遍锦川。临流飞凿落,倚榭立秋千。槛外游人满,林间飮帐鲜。众音方杂沓,芳菲又一年。”西园即今正府街一带,据载,当时“清旷幽静,随处皆有可乐者”。此诗所示成都寒食节的盛况,非同一般,值得品味。

寒食节在南方虽未被重视,且被融入了清明节,但其源远流长、人文底蕴、文化意义,乃历史予以证明了的,是特定的。它由以“忠”为核心的内涵延伸至以诚信为精髓,成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重要内容。因此,既具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有着聚民心、凝神魄等精神理念。

(作者系文学院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