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支教 情系彝乡——记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普格支教有感

2021年02月07日 22 : 18 : 08 作者: 来源:校团委 审核: 终审:新闻中心

古人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而扎根西部的每一位基层教师更应牢记使命、不忘初衷,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作出自己的贡献。


执着一片情怀

——教育改革的奋进者


蜿蜒曲折的248国道上,傍晚雨后初晴、半截彩虹匿在白云里还未完全散去,一辆满载期许的大巴车徐徐向前,翻过盘山公路、驶进稻田深处。凉山州普格县,旧称日史普基,彝语的含义是山垭口下的草甸子。这片草甸枕山带河,南北走向的则木河和西洛河平流交错,螺髻山与乌科梁子群峰东西对峙,中梁山纵亘其中。山是这片土地的主要元素,我们支教的普格中学作为当地唯一一所县高中,也是建在山腰上。

我们是四川师范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初入彝乡为异客,虽然在脑海里早已排演过千百遍,但当我切实走进这座被白云容纳包裹着的大山时,满腔赤诚热血还是被山威震得有些发怵,提着行李的手不停颤抖。我不知道自己能否给山里的孩子带去一些改变。

在普格中学,孩子们对篮球有着最质朴的热爱,篮球是他们最喜爱的娱乐方式,早上五点就能听到篮球场上运球、鞋子摩擦和篮球进网的声音,风雨无阻。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严重缺乏课程资源,这是很严峻的现实。有些学校因缺少实验器材,教师无法开出正常的演示实验,更谈不上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探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迫在眉睫,“科学能量站”“钢琴音乐班”等第二课堂应运而生。

在国家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下,普格中学拥有了宽敞明亮的实验室,所有的仪器一应俱全。一堂生物实验课上,同学们安静地听老师分解实验过程,就连平日里最调皮的学生也瞪着眼睛不住地点头;制作叶脉书签的时候,他们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直到叶脉书签制作完成才敢大口喘气。看到书签透过灯光,展现出晶莹清晰的纹路,一排排洁白的牙齿终于从咧开的嘴里露了出来。

1612707279761932.jpg

“科学能量站”第一期——制作叶脉书签

由于器材和教室都没有着落,音乐班的开展起初并不顺利。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普格中学给予了最大的包容和支持,将4楼食堂的杂物间腾空划为音乐教室,石娟老师也集合民族中学的电子琴,最终凑齐2台钢琴、24台电子琴,钢琴课终于正式“开张”。看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态度和他们手里翻烂的琴谱,听着他们每次课后欢快爽朗的笑声,我们深深明白,美育是面向每一个人的教育,是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更加明确、坚定地去推广和落实。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改革教学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经,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扎根巴蜀大地的四川师范大学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不仅将革新西部乡村传统守旧的应试教育观念和“艺术无用”的落后意识,也是将来之不易的办学资源物尽其用,真正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1612707311223733.jpg

普格中学合唱比赛留念


延续一项传统

——教育扶贫的先行者


支教是一项终生事业,一代人的蜕变需要几代人的倾心付出。作为省内最早深入贫困一线开展教育扶贫的团队,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始终秉承“励志笃行、止行至善”的师大校风,以定期轮换“志愿+接力”的方式延续践行着教育兴川的传统使命。深厚绵长的情怀赋予我们义无反顾奔赴西部的勇气,但坚持和连续输出才能保护支教成果。

由于交通闭塞、新鲜的农产品供销不济,持续低迷的家庭收入、走不完的山村野路是大部分凉山娃辍学打工的主要原因。教导主任告诉我:“你别看他们在学校成绩不怎么样,能读高中都是村里数一数二的人尖,尤其是女娃娃。”尔扎就是这样一位女孩,九年义务教育后,她不甘于屈从命运的安排,坚持踏入高中继续学习。今天是学生返校的日子,尔扎提着麻布口袋急匆匆敲开我的房门,汗珠布满她的鼻翼和额头,她一脸兴奋和神秘的告诉我:“张老师,你看我给你摘了什么?”说着便激动地打开口袋,一股辛香扑面而来、红澄澄的一片,原来是花椒。

每一颗花椒都被剔除了茎杆和种子,在阳光精心烹晒后,红得油光蹭亮、散发着醇厚的香麻味。我看着她因摘花椒变得千疮百孔的手,心里五味杂陈,不肯收下。因为我知道,她们每年大部分学费都是靠卖花椒换来的。西部山区的孩子,放假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做不完的农活。春季播种育苗、下田插秧,夏季摘花椒、收玉米、烤烤烟,秋季挖土豆、收核桃、打稻谷,冬季收萝卜、种番薯、白菜,盖土预备新一年……每次听她们神采飞扬的说起农活,疲惫的眼睛里总闪着清澈的光。我问她这么辛苦,累不累?她叹了口气,回答:“累,但是想到做完就有钱上学,就有劲了。”我眼前这个瘦小的肩膀无比的壮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她们是我的老师!一种从脚底到头顶的激灵,教育不是查漏补缺,而是点燃希望,我想走进他们心里,不止教他们读书写字、处事做人,而是点燃他们内心深处对宽广世界的认知和对未来人生的渴望。非学无以立身,非教无以立国,支教是个良心活,是个无论如何都应该被延续的事业,只要还有人背着百斤重的土豆、稻米,在那被黄昏染红的天边等着我们。

1612707352983657.jpg

特补乡支教

解决了学费的问题,上学依旧是个“高危”行业,极易夭折。这次家访我们要说服女孩的父母搬到山下居住,并允诺让她完成初中学业。她叫说洛,爱笑的女孩,她说只要10多分钟的路程,我们走了5个多小时,而今年14岁上小学三年级的她,这样的山路每周要往返四趟。她说翻山很累,有许多小伙伴放弃了,但她一定不会放弃。太阳炙烤着大地,在此起彼伏的山路面前,说洛就像熟悉自己身体一般,对山体脉络了如指掌,哪一处有丛林捷径、哪一处是陡峭斜坡,不差毫厘。在她的指挥下,我们在夕阳时分,终于抵达了她的家。

说洛的家,没有板凳和桌子,大家席地而坐,猪崽和鸡仔在人群里肆意奔跑,不停地窜进她们家唯一的房间。回家之后她一直背着弟弟,忙活着家务,不时偷瞄一眼大人。

经她“妈妈”讲述,我们才知道她是个孤儿,寄养在姨妈(母亲妹妹)家,姨妈给了她一片遮风避雨的屋檐,除此之外再给不了更多。当姨妈说起她的身世,她难为情地把脸藏在衣服后面,似乎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

1612707381158530.jpg

家访中

后来我发现像说洛一样的孩子,在凉山还有很多。即便是寄宿制学校,周一凌晨披星戴月、越岭翻山已是家常便饭。为了节省时间,十八弯的山路被他们改成一条直线,累了就直接睡在公路边。偶遇下雨的山头,便踏着泥泞奔跑到下一座山,到家时衣服上的泥巴点早被阳光烘干,略微拍打便可和衣入眠。因为走高山路会碰到野生动物,所以凉山娃们的读书年龄普遍较大,基本在11岁左右,有自卫能力后才开始念小学。

当说起回家之路时,学生们没有给我一种怨天尤人的哭诉感,反而嬉笑着说在山上能看见狐狸、豪猪,日出很暖、星空很亮。他们感叹道:“现在生活越来越好,母校(小学)建设得越来越漂亮,有了新桌椅,还有营养午餐和暖冬计划,我们开始富裕起来了。”我一直责备我的学生总想出去“打工”!当我切实走过一遍回家的路后,我不知是否还有勇气去责备他们,所谓的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只有自己亲历后才更具说服力,支教是如此、基层扶贫更是如此,知己知彼才能对症下药,我们势必拼尽全力。

习总书记曾说:“‘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截至2020年11月17日,四川普格等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同年12月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60万人降到68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由20万人全部动态清零。这是千千万万的基层教师和一线工作者们在托举着山区孩子们的人生之路;白云升远岫,十八弯的山路里藏着数不尽的故事,凉山也是我走过最感人的回家之路!

伴着曦月的普格后山,松针被轻幔的泠风和晨跳的松鼠拂得飒飒作响,天空渐变成温柔的粉紫色,云兴霞蔚;油墨的松林罅隙里透过几缕橘红光束,几声鸟鸣刺破静谧的氛围,每一个细胞都苏醒过来,每一种颜色都格外鲜明。这是每天早自习的景致,鼻口里残留着丝丝凉悠悠的雾气,理了理衣袖,我向着那朗朗的读书声走去。从此以后,后山的乐土,土地的芬芳,芳菲的年华,华韶的“故乡”。


(作者:文学院2018级现当代文学研究生 张思韬,指导教师:文学院辅导员 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