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阳光胜十年

2021年02月19日 09 : 15 : 51 作者:张竞驰 杨杰伦 王与博 李燕 柏倩 王清泉 来源:影视与传媒学院 审核: 终审:新闻中心

如果我问你,给你两个月的时间,你要用它来做什么呢?旅行?学习?抑或是做志愿者?两月的时间不长不短,我很庆幸,我的人生中里有这么两个月的时光,可以像阳光一样耀眼,将学习、旅行、志愿服务完美结合成生命中一颗闪烁的星辰。


初识普格:一场浪漫的误会


凉山普格,这个原本陌生的名字,在2020年突然变得熟悉起来。因为这一场支援建设活动,不仅将四川师范大学和普格县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也让我们志愿者的热忱与凉山的期许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但是,这一切开始得并非一帆风顺。

在去普格之前,通过查阅种种资料,脑海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彝家图景:历史上为避战乱而“山地游耕”,大散居,小聚居;住房是“土墙草顶垒空房,屋内混居猪和羊”;生活是“酸菜、荞馍加土豆”,所谓“坨坨肉”,基本上是一年半载才有的奢侈;彝家儿女,热情好客,喝酒如饮水……一方面,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长久以来生活艰苦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普格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可能民风比较彪悍。如此种种的说法,让还未踏上那片土地的我,心中已经形成了对那块土地的“敬畏之心”。

然而这一切,终究是个美丽而浪漫的误会。

1613697154275057.jpg

同学们在普格县

初到这座凉山小城,蔚蓝的天空,金色的阳光,还有普格山上的白墙蓝瓦和袅袅炊烟,当然,还有接待我们的彝族同胞,他们热情却温柔的待客之道……这一切都让我对之前的彝家印象有了些许怀疑,也许,这其中存在某些浪漫的“误会”?

这一切疑惑,都随着时光的逐渐推移慢慢解开。


熟悉普格:阳光明媚不忧伤


对普格逐渐的熟络和那场“误会”的化解,离不开那人、那景、还有脱贫攻坚行动。

热情好客,淳朴灿烈,这是我对普格人民最为直观的感受。

2019年,县级融媒体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建设得如火如荼,普格县融媒体中心也在这年的十二月挂牌成立。然而,人才问题是县级融媒体建设面临的痛点。当今县级媒体普遍面临严峻的人才流失、人员老化、专业复合型人才不足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应普格县的邀请,学校选派了影传学院我们6名研究生奔赴普格融媒体中心进行顶岗实习。

初到普格,一切都是未知。无论是技能还是社会经验,不熟悉的也有很多,虽然当初说的是过来支援建设,实际上我们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到这片土地,希望能够在学习的同时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因此,心里还有些忐忑。但是融媒体中心的同事却在一开始就打消了我们的顾虑。一方面,他们性格开朗,乐善好学,给了我们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另一方面,他们热情周到,关怀致微,给了我们无限的温暖和融洽。他们,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批人。

1613697192759798.jpg

实习同学在采访中

普格县融媒体中心归口县委宣传部管理,县委宣传部可派遣下乡的车辆就只有两辆,车辆紧张是很明显的问题。可是自从我们来到这里,每次下乡需要用车,总是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后来我们才知道,很多领导和同事都在尽力调整自己的时间,配合我们;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也经常跟我们同行下乡,而非单独派车。这种氛围也让我们对工作更加有责任感和信心:我们知道,不能辜负领导和同事们的良苦用心——为普格县的形象宣传添砖加瓦。

此外,群众、驻村干部之善良奉献和热情好客,在我脑海中深处留痕。

下乡采访和拍摄,采集原生素材来完成图文稿件和视频剪辑,对于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然而下乡最让人难忘的,不是那颠簸的山路和经常不规律的午饭,而是当地群众和干部一双双充满希望又有干劲的眼神——那是一双双闪着光的眼睛。

我们拍摄的一个对象叫做拉马日呷,这个地道的彝族名字背后却是一个汉族小伙儿,名叫郑煜。他的彝族名字是当地特补乃乌村民对他的爱称。从泸州来普格对口支援三年的他已经融入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中,不,是生命里吧。特补乃乌村也因为他的存在,从原来的物质脱贫逐渐迈向精神脱贫,尤其是在他主导下成立的红歌队,成为该村精神脱贫的一处最为靓丽的风景。

然而成绩只是拉马日呷的附加物,在他身上闪亮的奉献精神和爱心,才是最为重要的部分。我们针对特补乃乌村的拍摄有很多,但是他给予我们的帮助与配合却非常的周到。繁琐的拍摄过程在他的支持下异常地顺利,而他却是默默奉献不言苦。

1613697230472105.jpg

采访孟甘乡林业站护林员

除了那里的人,普格之景,也是抓住我的“胃口”的一道“好菜”。每次下乡,山巅处那明媚的阳光,纯粹的蓝天,可爱的白云,云雾缭绕的景致总能让我们百看不厌,让人心生柔软。

除了那人,那景,还有脱贫攻坚的成果,是让我们解开最初那场“误会”最大的一把钥匙。

这“一步跨千年”的彝家儿女,和千万党员一起成就了这天翻地覆的变化之旅。鳞次栉比的彝家新寨改变村容村貌,宽阔畅通的公路直通县城,便利的水利设施让移风易俗成为可能,而红歌队等让精神文明建设提上日程……这种种变化,让人不禁惊叹这脱贫攻坚之显著成果。


告别普格:两月阳光胜十年


两月虽短,收获满满,十年可抵。

两月时光,受益匪浅。就我们个人而言,工作经历的丰富、人生百态的见证、个人友情的积累、未来规划的进一步明确……虽然没有所谓即时的报酬,这延时的,潜在内心深处的丰满之感,可能是未来十年都难以获得的。

时间如白驹过隙,两个月不短不长,有很多乡土还未来得及踏及,还有很多乡亲没有问候,还有很多孩子的笑脸没有捕捉就要离开了……但我一直知道,我们这个六人支援战队不过是母校对口支援普格县的一条细流罢了。现在虽然要离开,但是放眼未来,一拨一拨的支援队伍,定会汇成洪流,为普格县城、凉山甚至全国的贫苦地区注入长久的能量,在不久的将来绽放光芒。

1613697273723672.jpg 

同学们结束顶岗实习与普格和学院领导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