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年味』

2021年03月17日 17 : 14 : 38 作者:邹竣麒 来源:《四川师大报》 审核: 终审:

年味变淡了——随意打开一个搜索引擎,刚把“年味”二字输入进去,它就自动关联出这五个字。近年来,在社交媒体里越来越多诸如“春节没意思”、

“不像小时候那样有过年氛围了”等说法。这些现象也让笔者开始思考,年味到底是什么?如果年味越来越少,那么它去了哪里?有没有可能年味其实并没有消散,而是变了个样,存在于更加细微的地方?

谈起年味,对于我们这些90后而言,相信绝大多数人脑子里浮现出的第一个画面都是小时候的记忆:穿上一套大红的新衣服、买上一车丰盛的年货、吃上一桌美味的年夜饭、看上一晚璀璨的烟花,还有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的红包。

“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正是这些要素组成了我们记忆中的春节和年味,也让我们对于春节的期盼有了寄托。

但随着年龄渐长,拥有了“成年人”身份之后的我们就像失去了嗅觉一样,很难再闻到小时候的年味,取而代之的是升学求职的压力——还没做完的几十套试卷和不到大年三十不放假的工作。即便是能够在百忙中抽出一晚的时间吃上一顿年夜饭,坐在桌前的人们大多也心照不宣地想着那些匆忙,少了几分小时候无忧无虑的从容。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年味越来越少”这种观点多出自于身边大人、老人的口中,鲜有孩子会这么说的原因。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当越来越多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充斥在我们的脑海中以后,要想品味到小时候的年味,谈何容易呢?

其实静下心来想想,儿时记忆里的年味其实从未消散过,它只是变了个样——过去是爸爸妈妈给我们买大红的新衣服,现在则是我们替他们买;过去是在小超市里挑着为数不多的年货,现在则是大商场里各种货物应有尽有;过去是磕头送祝福收红包,现在则是微信群“相亲相爱一家人”一起抢红包……可能有人会说,就算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了,却也找不回小时候的那种感觉了。如果说小时候的年味像醇香的佳酿一般回味无穷,值得细细品味;那么现在的年味更像妈妈包的饺子:近在咫尺时或许并不怀念,一旦离乡远行,难免不时回忆。

今年,由于疫情防控,在国家倡导就地过年的背景下,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选择成为“原年人”不给家乡添麻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越是这种时候人们越会想念家乡的味道,想念小时候的年味。幸运的是他们并不孤独:一方面是距离的阻碍可以被视频聊天化解;另一方面则是许多在当地过年的人们也得到了贴心的照顾,例如各地的花式发红包、补贴。细品一番,其实“原年人”也能够感受到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年味,这种年味虽然少了点家的味道,但温情丝毫未减。

年味不曾消散,它只是变了个样,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发现它,我想这也正是流传千年的春节在当今时代下给予我们的思考。

(作者系本报记者、影视与传媒学院2017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