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影馆 | 命题作文中的“自然不做作”——评《我和我的家乡》单元故事《最后一课》

2021年04月14日 11 : 12 : 58 作者:李敖 来源:《四川师大报》 审核: 终审:

“二加二等于掰。”“你的鞋底坏了,下课后拿来老师把你纳好。”

“你告诉他,你爸好好学习,就是对老师最大的礼物。”

这几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出自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最后一课》中,花甲之年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范老师与孩子们的对话。

去年的国庆假期,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以18.7亿的票房位列国庆档第一。如果将这部电影比作给五位导演布置的以反映家乡变化为题的“作文”,那么在这五篇作文中,徐峥导演的《最后一课》足以被评为“满分作文”。

《最后一课》的故事主人公老范曾经是一名乡村教师,在国外的旅居生活中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对事物有着严重的认知障碍。他的记忆停留在1992年自己还是乡村教师时为孩子们上的最后一课,脑海中一直在拼凑关于那节课的“拼图”。而当年上过那堂课的学生,在得知了老范的病情后,决定将当年的课堂还原出来,让老范重回最后一课。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笔者之所以说这部作品是满分作文,原因用五个字概括就是“自然不做作”。作为在扶贫丰收年由五位导演分别完成的“命题作文”,电影中的五个单元故事尽管剧情和风格各异,但由于其命题的特殊性,每个故事都带着浓厚的宣传色彩。然而如果只一味地宣传而不顾观众的观影体验,这样的作品也只会引发观众的反感和诟病。如何让观众发自内心感到喜爱,潜移默化地起到宣传效果,这才是导演要想写出满分作文应该花功夫考虑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这个问题在《最后一课》中的处理就十分妥当。它能够将“宣传”二字悄无声息地融入故事当中,让观众随着剧情起伏而自发感受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而不是让演员生硬地将家乡的种种变化作为台词念出来,这无疑达到了满分作文的标准。

而《最后一课》最终能在观众面前呈现出“自然不做作”的效果,我认为导演至少在两个方面下足了功夫。

第一个方面在于细节处理。这个故事的选题是乡村教师,选题很宽泛,但它的落脚点却非常具体,具体到只讲述了一节课,而不是某个学校或某个人。也正是因为落脚点很小,所以影片才有足够的空间向观众展示细节。老范在教室里挨个点名嘱咐年幼的学生,早已长大成人的真正的学生却趴在墙洞边听边流泪;无法对最后一课感同身受的小男孩偷偷带了手机,趾高气昂地向老范介绍自己的英文名;年轻的范老师在给学生取颜料的途中摔倒,洒在河里的红颜料代表着他为当地乡村教育事业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结尾老范与姜小峰的重逢,二人的脸庞映着教学楼五彩斑斓的灯光,老范的嘴一张一合,几秒惊愕后小心翼翼地问出:

“姜小峰?”此时氛围已被渲染至极点,音乐恰到好处地响起,观众的眼泪伴着歌词“轻轻地捧起你的脸”夺眶而出。在现在与过去的对比中,破旧与兴盛的反差中,观众们不自觉地融入其中,当真是“润物细无声”。

第二个方面在于故事呈现技法。这个单元中让我印象深刻的镜头段落有三处:大伙拆厂房改教室的长镜头、课堂上老范由白发回到黑发的转场、假象被小男孩戳穿,老范踉跄离开教室后的交叉剪辑。这三段的镜头调度和剪辑手法是影片中突出的亮点。长镜头,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一镜到底”,拍摄时需要演员和摄像机的高度配合,其本身难度较大。而在这部作品中,长镜头需要摄像机先从屋顶进入拍室内,再从门出来拍室外,途中所经过的每位演员都有着各自的走位和台词,这样一来拍摄就变得更加复杂了,最终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也更为丰富。其次,影片在设计老范从现在回到过去的转场时也颇为讲究:在镜头环绕老范一圈后,老范的头发由白变黑、后背由佝偻变得直挺、声音由低沉变为明亮,令观众一下就回到了 1992 年的课堂上,没有过多铺垫,没有一句废话。此外,影片没有直白地表现二十多年来农村的变化,而是在故事到达高潮时,将老范年轻时看到的画面和现在看到的画面进行交叉剪辑,以老范的视角突出今昔对比,观众此时既心疼老范几近崩溃的状态,又和老范一同对农村的变化感到震惊。

故事在“我和我的家乡”主题下,讲述的却是老范和他支教的地方。表面上是想展现学生在教育下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其实还隐藏着在支教老师眼里。

“教书育人处即是吾乡”。影片在开头就交代了当年那些学生的现状:成了村书记、做了大老板、当了大设计师,还有很多年轻人主动留在村里,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部作品感人至深之处也就在于此:乡村教师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自己支教的地方,而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给出了最好的回馈。恰到好处的细节处理,高超的故事呈现技法,都巧妙地融入到乡村教师的选题中,共同造就出了这部“自然不做作”的佳片。

(作者系影视与传媒学院2019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