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 师友谊深——读校友张天健、张起父子《唐诗解密》有感

2023年03月28日 15 : 02 : 20 作者:何世进 来源:《四川师大报》第688期 审核: 终审:

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讲台进入文学天地,矢志笔耕,其间给我最好教养与有力支持的,当属母校四川师范学院(川师大前身)老师们整整四年的文学知识理论的传授,使我像迷恋青春爱情一样深深地爱上了文学创作。否则便不可能有上世纪八十年代走上专业创作道路。这篇文章不止于谈自己,还要着重介绍走在我们前列,堪称领军人物的同年级学友张天健及其他亲手培育的新秀张起。

 上世纪五十年代下期,张天健中文系毕业后,在省级文学报刊发表小说散文,从事中学教育10多年。改革开放后升入高校任教,继承父亲张挽澜遗志从事唐诗研究,相继出版《唐诗答疑录》、《听雨敲诗录》等多部文学著述。近年他又与儿子张起教授合著《唐诗解密》,便也成就了一家三代研究唐诗的新美景观。

校友张天健在求知与乎学术道路上以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毅力,让我想到了我的母校四川师大,她正大踏步走向巴蜀学术研究与科技、文艺创作的前沿,作出了无愧于四川八千多万人民的巨大贡献。从已跨过的严峻而光辉的战斗历程作回顾,仅以人文学科为例,校址从南充迁往成都以来,克难攻坚、勇于创造的学风一直绵延不绝,且能与时俱进。记得1956年夏秋之交,在简易的茅草棚里,给我们上第一节《文学概论》课的张泽厚教授,他是由两个工人用滑杆抬进教室的,然后他吃力地杵着拐杖艰难地登上讲台给我们讲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他是在多门课程中最先发给我们铅印本《文学概论》讲义,供我们认真学习的。当时大多数教师授课皆不具备完整的讲义,有的最多上课时分发几页油印讲稿。张泽厚教授教学之严谨,备课之完备,十分令人敬佩。尤其令人惊异的是他从国民党渣滓洞集中营逃生时,左腿已被打断,借助拐杖得以支撑。不仅如此,他那写字的右手,拇指也折断了两根。但他仍然用伤残的手指在授课时认真板书,回寝室闭门笔耕。且在下课休息十分钟时,从容而又耐心地解答学生的提问。张教授当年传授给我与张天健等莘莘学子的仅是文艺理论基础知识,却由此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毕业后,我们在工作中凭借这牢固的基础,不断充实提高,长此以张教授式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自身所从事的专业中有所发现与创造。

 母校川师大在继承中创新的学术风气,远不止此。尤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师生中的发明创造精神日益强劲,蔚然成风。记得我于九十年代初,在校园门前会见中文系系主任苏恒教授,他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代表中文系从甘肃兰州引聘著名美学家高尔泰创建了美学研究生班。苏恒老师堪称在川师大创办研究生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此后,皮朝纲教授沉醉于禅宗美学研究,迄今已由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研究专著与文献资料数百万字的精湛著述,成为了独树一帜的禅宗美学专家,影响遍及国内外。川大文学院院长、著名学者曹顺庆赞誉皮教授为巴蜀学术界的巨擘。为此我连续撰写了几篇评论。川师大文学院还培养出了裘山山、骆平等著名小说作家。此外,川师大艺术学院的李亚梅在本世纪初去维也纳出席手风琴演奏大赛荣获金奖,为川师大文艺创作、表演与学术研究走向世界拉开了厚重的金丝绒帷幕。

 川师大是以培养中学合格教师为主,多元发展具有深厚潜力的学术重镇。她位居成都东郊狮子山,取一种狮吼龙吟雄浑奔腾的架势。惜乎,我因健康的原因仅只在前年的春天,参加过由校友张天健、王崇纲召集的文友盛会,皮朝纲副校长也出席了,给我们莫大欣荣。以后再没回返母校看望师友,但我却在校报副刊彭静女士的关爱下,连续发表了好几篇文章,宛转表达对母校的思念与向往。正是校友张天健、张起父子历尽艰辛,对传统文化瑰宝《唐诗》的择奥探幽、释惑解密,让我深切地感受和体验到母校川师大在我们一代人一生至关重要的大学教育中,夯实了文化功底,老师们言传身教指明了未来发展之路,从而待到暮年依然享有诗意的栖居而感受到母校的亲切与温暖。

而今,我欲以一个老年文学工作者的诗性情怀,向母校师生致敬!祝愿师友们有着更加远大美好的明天。

 (作者系文学院校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章中提到的张天健先生系作者同窗,2023年1月底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