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首届“文本与田野:中国西南区域历史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蓉召开

2024年01月18日 16 : 05 : 01 作者: 来源: 审核: 终审: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曾江 赵徐州 通讯员钟荣帆)1月5日,首届“文本与田野:中国西南区域历史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四川省历史学学会指导,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科团队、四川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筹)主办。来自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河南大学、西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余位学者参加会议。

  1.jpg

  首届“文本与田野:中国西南区域历史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图为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供图

  多学科推进西南研究纵深发展

  会议开幕式由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汪洪亮主持,他表示,文本与田野是从事西南研究必不可少的学术路径,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一直秉持学术实践的道路,注意把人类学、民族学、历史等诸多学科的结合。

  2.jpg

  首届“文本与田野:中国西南区域历史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供图

  在主旨报告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国西南区域的历史、民族、教育、学术进行了探讨。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彭文斌指出,面对社会场景和知识场景更替的大背景,如何推进作为区域的西南研究,如何重新思考西南研究的范式,是推动中国西南研究纵深发展的关键问题,认为未来西南研究应在社会史范式、物质文化史范式、族群交融范式、学术史范式四个方面持续推进。四川师范大学华西边疆研究所所长孙勇认为,面对全局提出的国家安全观和随之构建起来的安全体系,具有前后顺成的脉络关系,并对应着国家安全任务和边疆治理的大目标。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鹏辉详细梳理了近代学人李思纯所见之边疆时局并进行了分析。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教授杨正文通过个人切身的游走式田野经历,总结出文献文本与田野中的看、文之相互印证,对于认识、理解类似中国这样具有历史深度的国家和社会十分有效。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邓玉函认为透过中越边境茶叶流动与瑶族边民生产性互惠发展、生产性互惠组织建构,发现跨界的文化共享是生态文化理念的共享,跨界流动强化了传统的瑶族茶俗文化,共享的跨界市场文化规则。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教授凌兴珍对杨增新的教育思想进行辨析。四川师范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向玉成梳理评述了近代入康外国人对康区的书写。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何志明从川陕苏区发展历程中,来对陕南的政治进行功定位进行分析,从而看出战争模式调整对于地域山川形势要求的全新塑造。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副教授崔忠洲以辣木籽为线索,突出了中国西南地区在“道地”药材中的地位。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程思基于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系统梳理和客观分析了中国西南区域汉、藏、苗、白等民族银器技艺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马磊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提出如何看待中国、怎样看待中国西南等重要议题。

  跨学科建设西南研究共同体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聚焦中国西南历史与社会,既有全球视野,也有在地化的本土视角,对推动中国西南区域研究范式转变、研究方法突破以及研究内容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在分组讨论环节,学者们围绕会议主题,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分享新研究,展开研讨交流。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生张俊认为,明清时期川西天主教在邛崃山区的转移与变迁是探寻近代西方宗教势力在汉藏之间传播和活动规律的重要线索。四川省委党校讲师阳金平以四川济仓为研究中心,凸显了国家力量在仓政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何文华分析了清代涉藏文本中的“文成公主”书写。四川师范大学华西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荣涛的研究认为“紫府飞霞洞”这一文化符号对于增进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何松蔚对清末庙产兴学的地方逻辑展开了梳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易艳丽从黔铅京运为切入,以此来分析清代官僚体制运行与关系的复杂性。

  3.jpg

  首届“文本与田野:中国西南区域历史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图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汪洪亮。 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供图

  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副教授王广瑞认为,藏彝走廊南部的族权处于不断地迁徙与流动,每次迁徙都伴随着财富的流动,这当中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形象的转型升级、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都是流动性增加的因素。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丁玎通过运用田野调研、文献梳理、计算机模拟等方法,认为传统嘉绒藏居建筑的被动性能具有自上而下的适应性,且建筑材料发生改变,同时使用功能由旧转新,使用空间发生变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罗木散的研究凸显了当代凉山彝族集体舞蹈的社会意义。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会蓉认为孔庆宗编纂的《西藏概览》记载了近代西藏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西藏与祖国内地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罗宝川探讨了知识转型之际,方志地图绘制人员守旧与趋新的复杂态度以及造成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贾红霞探究了刘咸炘与蒙文通关于宋代学术的交流,提出两人首次明确中唐—北宋学术连续说,标举南宋浙东史学,并以宋学为标准评骘近世学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钟荣帆通过梳理抗战时期成都学者围绕西南边疆民族的研究与教学,创办《中国文化研究汇刊》,推动中国边疆学会、中国民族学会的成立与运行等历史活动,认为抗战时期成都形成了一个华西边疆研究的共同体。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马廷中的研究体现了四川少数民族共产党员群体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作出的重大贡献。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陈鹤从交通、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等方面阐述了1937 年曾言枢率军进驻理化的原因。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邢曙光对长征时期红军在川康边区民族政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生刘超重新审视了四川民族地区爱国土司的国家认同与实践。绵阳师范学院四川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讲师聂春燕讨论了战时四川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基本内容、运作机制,以及战争对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影响。

  在圆桌会议中,彭文斌、孙勇、杨正文、凌兴珍、邓玉函分别总结了此次研讨会的内容与特点,一致认为本次研讨充分展现出跨学科的视野与路径。圆桌会议结束后,举行新书发布会,相继发布了葛维汉著,卞思梅、彭文斌主编《葛维汉在华西》,汪洪亮著《学随世变:李安宅的学术人生》,汪洪亮主编《文本与田野:历史中的边疆与边政》。

  在闭幕式环节,汪洪亮总结认为,此次学术研讨处处体现了“文本与田野”,让我们思考文本从何处来,田野往何处去,以及文本与田野的补充、印证、互动等相关问题,文本与田野也是我们认识中国,认识区域文化,认识边疆必不可少的两种路径。此次围绕西南进行的文本与田野、历史与社会的研讨,也体现了一种多学科、跨学科的视野,未来需要形成一种跨越式、互惠式的西南研究共同体。

  原文网址:https://www.cssn.cn/lsx/slcz/202401/t20240111_5727034.shtml


  中国历史研究网:http://hrczh.cass.cn/ywdt_135233/dt/202401/t20240111_5727089.shtml

  红星新闻网:http://news.chengdu.cn/2024/0109/23973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