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盈中秋,情满九州

2024年09月16日 19 : 58 : 02 作者:周志颖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审核:采编部 终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伴随着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中秋节如约而至。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神州大地共赏一轮明月,共寄一处相思。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秋夕祭月习俗,后来其逐渐演变为一个庆祝丰收、祈求团圆和表达思念的传统节日。

古往今来,在中国人的精神长河中,总有一轮明月高悬其上。在早期神话传说中,民间就已经出现月中蟾蜍与玉兔捣药、吴刚伐桂与嫦娥奔月等故事,古人用丰富的想象力为月亮增添了一抹神秘浪漫的色彩。而后的唐风宋韵,明月则被赋予了更多文化乡愁的韵味。唐人张九龄提笔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人,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意境;东坡先生轻声低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中国人共抒思念之情的千古名句;稼轩居士放声高歌:“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更有自己的豪情壮志。这些诗句跨越时空,连接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浓浓乡思之情。

时移世易,新时代的中国,团圆有着更具体更深刻的内涵。河清海晏,国泰民安,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阖家欢聚,共赏皎月,一家人围坐桌前,促膝长谈,共享节日之喜悦。当然,在团圆的背后也有着一群人的默默奉献。如,边境战士常年坚守,舍小家为大家,换得国家安宁;驻村帮扶干部深入基层,与家人聚少离多,换得乡村振兴;白衣天使救死扶伤,不分昼夜守护生命,换得人民安康;环卫工人坚守岗位,披星戴月不惧辛劳,换得城市清洁……一些人的分离,换来另一些人的重逢;一群人的舍弃,换来另一群人的获得。在这个团圆的日子,也依然有很多人忍受着相思的苦楚,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不凡。是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换来了我们的岁月静好。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们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用智慧和汗水为祖国发展建言献策、挺膺担当,用勇气和担当为社会和谐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用责任和奉献为人民幸福踔厉奋发、不懈奋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经风雨、长才干、展抱负、建功业,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守护人民幸福团圆的笑颜,守护祖国国泰民安的盛况。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中秋佳节,让我们共品月饼酥甜,共赏流光皎洁,在团聚中共叙亲情,在团圆中感受幸福,期待来年祖国和人民更加幸福美满。

(周志颖系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3级1班学生,学校新闻中心通讯社采写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