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概况

2018年07月02日 13 : 34 : 42 作者: 来源: 审核: 终审:

四川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秉持“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引领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线”的基本遵循,确立了“三心四能五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践行“课程体系+成长环境”的教育理念,搭建了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学制度、培养模式、教学评价“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其他办学形式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5000余人,硕士、博士生5000余人。

本科教育方面,四川师范大学始终坚持和确保本科教学基础和中心地位,以创建一流本科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为导向,以“新时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为抓手,聚力培养“三心四能五结合”(“三心”即高度责任心、持续进取心、强烈好奇心;“四能”即良好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谐能力;“五结合”即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创新精神与批判性思维相结合)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校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实施“十个一”教育养成制度,是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美育工作先进单位等,举办有一所具有30余年历史的校中之校——四川师范大学美育学校;学校强化专业教育,近10年,建有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国家级项目92项、省级项目339项,其中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3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个,位居四川省属高校第1,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列。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实效,建设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380门;学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建设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系列平台,学生已承担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2000项;学校致力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学习机会,实施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专业调整、双学位、主辅修、国际联合培养等系列教学制度和改革项目;学校不断强化学生个性化培养,积极推进全员导师制,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特殊专业优秀人才等系列举措,每年1200余名学生通过推荐免试或考录到国内外高校攻读研究生,其中进入双一流高校近50%。近五年,本科学生获东芝杯、挑战杯等国家和省级竞赛奖励3000余项,在SCI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0余篇。学校获近三届(2014、2018、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6项,其中最高级别获29项。

1537932358478115.jpg

  研究生教育方面,学校不断强化学科建设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撑作用。始终坚持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提升学校层次和水平的重要支撑。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研究生培养能力和基础条件不断增强。目前学校已建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学校不断强化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牢固树立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意识,科学制定并落实研究生导师遴选条件,加强研究生导师岗位管理,通过开展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查确认、导师考核等方式,建立了研究生导师资格“有进有退”的动态调整机制;开展新增导师岗前培训,加强导师常规培训。通过开展“优秀研究生导师”评选,加强研究生导师表彰激励,为培养更多优秀高层次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以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通过定期大修和每年微调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培育优质研究生核心课程和在线示范课程,深化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加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培育力度。学校建设有包括“全国教育硕士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实践基地210余个,校外研究生导师830余名,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联合培养机制。学校不断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力度,其中教育、会计等专业学位多名教师编写的20余个教学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申报“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2022年主题案例获3项立项。学校不断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建立从学位论文开题、撰写、预答辩、相似度检测、论文评审、正式答辩和答辩后强制修改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员全过程管理。学校不断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研究生党建和各种形式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对研究生思想引领和人生发展规划的指导,以“三心、四能、五结合”的标准引领研究生成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举办涵盖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各方面内容的学术年会活动等方式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引领研究生专业成长;通过研究生团学组织建设等工作搭建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平台,创新构建了模拟社会管理的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工作机制。通过开展校园文体活动、校际研究生交流、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活动为广大研究生提供各类学习、交流和锻炼机会;学校采取择优和自荐方式,在在读研究生中选聘“三助”人员,提供助研、助教、助管等实践锻炼岗位。优秀研究生有机会获得足够支持生活、学习和专题考察的奖助学金。研究生的社会服务与交流活动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研究生教育全方位育人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研究生积极参与“天府人文讲坛四川师范大学服务社会百场人文科技讲座”等实践活动,深入社区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成效显著,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普及教育发展普及基地”。

继续教育方面,四川师范大学始终将继续教育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之一,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进行探索实践和智力支持。按照这一要求,学校不断探索继续教育的发展规律,深化继续教育改革转型。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基于“互联网 教育”积极推动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推行“二级助学体制”,广泛开展混合式教学,并严格规范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招生、教学计划实施、网络学习监管、面授助学、考试、成绩管理、论文答辩、毕业管理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非学历教育是我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立足“师范”特色,确立了“尊重、倾听·权威、引领·交流、体验·实践、成长”的培训理念和原则,确定了“教育管理者·教师教育·其他”的培训定位,依托学校及在蓉高校、科研院所等优秀的师资队伍、雄厚的学术资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建设有特色的教师教育培训和教育干部管理培训等品牌。